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 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配电系统自动化: (DSA) “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 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 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 3)SCADA:(SCADA 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 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 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 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 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 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 控制, 并对其设备、 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 在线管理, 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 故障快速处理。 包括配电网 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 ,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 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 :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 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 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 AM(Automatic Mapping) 、设备管理 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 地理信息系统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 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 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 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 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4》农电用户多数是乡镇企业、农业排灌和农民生活用电,用户安全用电知识较贫乏,严重影响安全供用电。 此外,我国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目前还有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案。 (5)配电网自动化应实现哪些基本功能? 1》配电网运行和管理功能 2》运行计划模拟和优化功能 3》运行分析和维护管理功能 4》用户负荷监控和故障报修 功能 3.论述题 为什么要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1000 字左右) 答: (1)配电网是电力产品发电、输电、配电环节中面向广大用户的最后一环,位于电力系统和电力消费的交互位 置。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电环节中,配电系统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2)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电力工业也随之高速发展,但与发、输电相比,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城乡电 网建设差距太大。因此启动了城乡配电网改造工程,同时,必须考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 的要求。 (3)随着电网不断发展,电网监视所需信息量迅速增加,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推广由此而生。同样,随 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城乡用电负荷成倍增长,配电网络规模急剧膨胀。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需要 现代化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建设资金,高效建设好城市配电网。更重要的是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也需要自 动化才能解决问题。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使用电力的广大用户已不满足仅仅有电用,还要求供电部门能够 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和优质的服务。要完成好这种服务需要自动化这一手段。 综上所述,配电网自动化是国民 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电网发展、管理、运行和维护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 2.什么叫以太网?画出其结构图并简要说明 答:以太网是一种局部通信网,通常在线km 中等规模的范围内使用,为单一组织或单位的非公用网, 网中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 结构如图所示,可知,凡是用同轴电缆互联的各站都能收到 主机 HOST 发出的报文分组,但只有要求接受的那一终端才能接收。这样就不需要路径选择,且控制也是完全分散 的,也就是说以太网没有交换逻辑装置,因此没有中央计算机控制网络。这种分布线网络可接收从各个终端发出的 语言、图形、图像和数据信号,形成综合业务网。它的突出特点是使用可靠的信道而不是各种功能设备,当其中某 一站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5.综述配电系统自动化可采用的通信方式(要求:说明各方式的优缺点) 。 答:1》有线)光纤通信:优点: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衰耗小,适于长远距离;体积小,质量轻, 方便;输入与输出间电隔离,不怕干扰;保密性好;抗腐蚀,可直接埋于地下。缺点:强度不如金属线;连接困难, 分路耦合不方便;弯曲半径不宜太小。 (2)载波通信:在电力调度通信、远动信息传播、作为高频保护的高频通 道已有了成熟经验,使用效果好。 (3)专线:由于电缆共用,这种通信方式投资较少。 (4)电信本地网:不需 要投资建设专用通信网,开通费用低,但运行费用高。 (5)传呼:传呼与拨号配合使用,可解决拨号实时性较差 问题。 2》无线)调幅广播:波长长,传输距离长,不受视距、障碍物影响,一般无多路径失真,通信质量高, 单向通信方式。 (2)甚高频无线电:覆盖面积有限,易产生失线)超高频无线电:它比低 频无线电易被大气吸收、产生失真、阴影,但可靠性相当高,不易产生互相干扰。 (4)微波通信:带宽充足,传输 容量大、质量高、配置灵活,设备昂贵。 (5)卫星通信:与微波通信相比,通信更可靠,传输延迟大。 8.画出典型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之。 答:图中,在主变电站安装多路配电线载波机并与区域工作站相连,在馈线分段开关处安装馈线 RTU(FTU),采用配 电载波机经结合滤波器及耦合电容耦合到馈线,并通过馈线与相应的区域工作站相联系,这样就可以把分散的 FTU 上报的信息集中至变电站的区域工作站,区域工作站再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发给配电自动化调度中 心,反之配电自动化调度中心也可把各种指令发送到区域工作站或转发到相应的设备上。为了避免在线路开关分断 时切断载波通道,在开关处通过耦合电容器构成载波桥路。 第三章 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2.相比于输电 SCADA,配电 SCADA 的复杂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1)配电网一般是树枝状结构,采集信息比输电网困难。 (2)配电网设备多,数据量一般比输电网多出一个数量级 (3)配电网的操作频率及故障频率远比输电网多。 (4)低压配电网为三相不平衡网络,而输电网是三相平衡的。 (5)对配电网而言,需要有建立在 SCADA 系统上的具有故障隔离能力及恢复供电能力的自动操作软件。 (6)配电网因其点多面广,所以配电网 SCADA 系统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比输电网更高的要求 (7)配电网直接连接用户,由于用户的增容、拆迁、改动等原因,使得配电网 SCADA 系统的创建、维护、扩展工 作量非常巨大。 3.何为“四遥”?各具体功能是什么? 答:1》遥信 YX:测量下列信号:开关位置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综合信号、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通信设备运行 状况信号、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自动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信号和其他可提供继电器方式输出的信号、事故总 信号及装置主电源停电信号等 2》 遥测 YC: 常用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采集; 线路的有功功率的采集; 母线电压和线路电流采集; 温度、压力、流量等采集;频率采集;主变油温采集和其他模拟信号采集。 3》遥控 YK:常用于断路器的合、分以及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切和其他可以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功能。 4》遥调 YT: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升、降调节和其他可以采用一组继电器控制的具有分级升降功能的场 合 4.简述配电 SCADA 的功能。 答: (1)数据采集功能(2)数据处理功能(3)控制功能(4)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功能(5)人机界面功能(6)图 形编辑功能(7)报警处理(8)历史数据处理功能(9)事件顺序记录(10)事故追忆功能 (11)容错措施 (12) 系统的时间统一 (13)智能操作票功能 (14)系统安全管理 (15)通道监视与站端系统维护 (16)与其他系统 的数据交换的接口功能 (17)打印输出 第四章 变电站和开关站的综合自动化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1)数据采集 (2)数据处理与记录 (3)控制与操作闭锁 (4)微机保护与自动装置 (5)与远方操作控制 中心通信 (6)人机联系功能 (7)自诊断功能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 3.RTU 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试比较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1》功能: (1)四遥功能:即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 (2)事件顺序记录 (3)系统对时 (4)电能采集 (5) 自恢复和自检测功能 (6)RTU 和 SCADA 系统通信 2》关系:配电站的运行状态都要经过本站的微机远东装置 RTU 处理后再经过远动通道转送至上一级电业主管 部门的计算机系统,并在 CRT 上显示出来共调度人员查询,反之调度人员可通过远动监控系统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内 的可控设备进行遥控操纵,主要有 RTU 来完成。 6.名词解释 五防: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地线合隔离开 关 SOE:Sequence of Events 事件顺序记录。 PA(电能采集):采集变电站各条进线和出线以及主变压器两侧的电能值。 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 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 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 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CRT: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S/H:Sampling Holding 采样保持。 第五章 馈线.举例说明基于重合器的 FA 模式。 3.简述 FTU 的性能要求。 答:1 遥信功能 2 遥测功能 3 遥控功能 4 统计功能 5 对时功能 6 事件顺序记录 7 事故记录 8 定值远方修改和召 唤定值 9 自检和自恢复功能 10 远方控制闭锁与手动操作功能 11 抗恶劣环境 12 具有良好的维修性 13 可靠的电源 14 电能采集 5.说明采用面保护技术进行故障处理的原理。 (画图说明) 答:由图可知,根据保护自身检测到的状态和相邻保护传来的信息组成异或关系,当本身状态与相邻保护传来信息 想同时,则说明故障不在本区段,开关不动。相反,当本身状态与相邻保护传来的信息相异时,可以判断故障就在 两个相异的开关之间区段。也可以利用测量流过各保护的电流的大小,及相位关系原理来判断故障区间。面保护的 优点不但涵盖了集中式处理方法的优点。而且具有更快的动作时间。 第六章 配电系统调度自动化 1.电力系统调度有哪几项基本工作?简述其内容。 答:1》预计负荷 电力系统调度根据电力局生产技术部门安排的设备投产及机组检修计划和节日、气候、大型社 会活动等有关资料编制月发电、输电、供电设备的负荷计划,筹备设备的运行方式,以便值班人员编制日负荷计划 时参考。 2》平衡电源 根据 24h 负荷预测,参照检修安排和能源储备情况,编制发电任务,并在头一天将发电任务书下 发到发电厂。 3》倒闸操作 电力系统大中型设备的操作和涉及两个以上地点的操作均应由值班调度负责指挥。大型区域发电 厂的发电机并列、解列操作,大型区域变电站的倒母线操作和变压器的投入和停用,电网联络线路的操作和停修等 操作项目必须由调度统一指挥。 4》事故处理 电网发生事故是国民经济的灾难。会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失,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迅速、正确地处理电网事故是每个运行值班人员的重要职责。 5》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的正常经济运行方式必须根据 24h 提供的原则,区别对待安排发电机运行,保证低消耗 的机组多发电,发电成本高的几组尽可能用于调峰发电。同时,组织系统内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减少网损。 6》计划用电 电力供应是为了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但是由于发电设备受到跟种因素的制约,往往还满足不了最 高负荷的要求。电力网为保持电能质量,在电源不中断的情况下对用户采取计划供电的办法,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设备维修。 2.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结构。 答: 一个完整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即调度端, 厂站端和数据传输电路, 按 ICE 典型结构中的定义, 调度端又称控制中心,厂站端又称被控站。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实行分层调度,按地域划分,具有国调、网调、省 调地调、县调级建制,因此,调度自动化的控制中心(调度端)也按分层控制对应设置。分层控制最上面的一层是 国调或网调,它除了控制大型电厂、站外,还控制省调。省调控制厂、站并管辖地调。地调管辖厂、站,并管辖县 调。县调控制县属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 第七章 自动抄表及电能计费系统 2.什么是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答:是应用自动化手段,由主站通过传输媒体(有线,无线,电力载波导通信道)将多个电能表电能量的数值(窗 口值)的信息集中抄读的手段。 第八章 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 1.名词解释 DPS: Web:万维网。高效的全球性信息发布渠道。能够实现信息发布、数据共享、交流协作等功能。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界面。 AM:Autonated Mapping 自动绘图 FM:FacilitiesManagement 设备管理 TCMS:Trouble Call Management System 故障投诉管理系统。 3.为什么要建设配电 GIS? 答:为配电网络运行管理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这种手段可及时了 解配电网分布及其相关属性和实时信息,以适应配电网设备安装位置分散、设备管理和检修及故障查询工作量大, 需要地理位置空间信息支持的要求,提高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维护、设备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益,并支持相关的 管理过程,如业扩报装、营业抄表、事故抢修、负荷管理与调度、电能质量、线.配电自动化 GIS 主要有哪些功能? 答:1》数据的录入和编辑功能: (1)图形数据的录入和编辑(2)属性数据的录入和编辑(3)属性数据和图像 编辑的互访(4)图层控制和编辑功能 2》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功能 (1)网络实时分析(2)图表分析(3)网络模拟分析 3》图形的操作与显示功能 (1)显示控制(2)实时信息显示 4》信息查询功能 (1)条件查询(2)空间查询 第九章 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 1.名词解释 LM:Load Management 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 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 需求侧管理(需方管理) AIM:Addressable Intelligent Meter 可寻址的智能电能表。 LMT:Load Management Terminal 负荷管理终端。 LCM:Load Control Management 负荷控制与管理 IRP: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综合资源规划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简称配电终端)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完成数 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 2、 馈线终端 (Feeder terminal unit) :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配电终端, 按照功能分为 “三遥” 终端和 “二 遥”终端,其中“二遥”终端又可分为基本型终端、标准型终端和动作型终端。 3、站所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的配电终端,依 照功能分为“三遥”终端和“二遥”终端,其中“二遥”终端又可分为标准型终端和动作型终端。 4、配变终端:配变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用于监测配变各种运行参数的配电终端。 5、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 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 6 、配电自动化系统(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 :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故障处理、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 动化系统主站、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可选) 、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 7、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即配电网调度控 制系统,简称配电主站) ,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为配网调度和配电 生产服务。 8、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简称配电子站) , 是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之间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9、配电 SCADA(distribution SCADA) :指配电主站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等最基本的功 能,为配电网调度运行和生产指挥提供服务。 10、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 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11、基本型终端(Basic monitoring terminal) :用于采集或接收由故障指示器发出的线路遥信、遥测信息,并通过无 线公网或无线专网方式上传的配电终端。 12、标准型终端(Standard monitoring terminal) :用于配电线路遥测、遥信及故障信息的监测,实现本地报警并通 过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方式上传的配电终端。 13、动作型终端(Action type monitoring terminal) :用于配电线路遥测、遥信及故障信息的监测,能实现就地故障 自动隔离,并通过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方式上传的配电终端。 二、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1、 “二遥” :遥信、遥测 2、 “三遥” :遥信、遥测、遥控 3、DTU:站所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4、FTU: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 5、TTU:配变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 ) 6、FA :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 7、SOE: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 三、 问答题 1、 构建配网自动化的作用? 答:1)通过对配电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 2)通过自动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避免或减少故障造成用户停电; 3)快速定位故障,快速调度、派修,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4)远程遥控分段开关,进行倒闸操作,避免人工操作造成长时间停电。 2、配网自动化对一次设备要求 答:需要实现遥信(YX)功能的开关设备,应至少具备开关位置辅助触点;需要实现遥测(YC)功能的一次设备,应至少 具备电流互感器;需要实现遥控(YK)功能的开关设备,应具备电动操动机构。 3、配网自动化主要有哪几种通信方式 答:光纤、载波、无线、站所监控终端(DTU)和馈线自动化终端(FTU)主要应用场合 答:DTU 主要应用于 10kV 环网柜、开闭所、配电房等处;FTU 主要应用于架空线、分界看门狗装置的作用 答:1)自动切除用户区内单相接地故障; 2)自动隔离用户区内相间短路故障; 3)快速报送故障信息(GPRS) ; 4)监控用户负荷。 6、配电终端的分类 7、配电自动化面向对象 答:配电自动化涉及范围主要是指 10kV 中压系统,一般是从变电站的主变低压侧和低压母线开始,直至电力用户 为止。配电自动化主要处理此中压网的一次设备(开闭所、环网柜、柱上开关、变压器)的监测与控制 。 8、 配电自动化的组成 答:配网主站、配电子站(常设在变电站内,可选配) 、配电终端(FTU、DTU 等) 、通信网络。 9、 馈线自动化的主要方式 答:馈线自动化可分为集中型与就地型。 10、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分类及原理 答:1)全自动式:主站通过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定位,自动完成故 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2) 半自动式:主站通过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识别,通过遥控完成故 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11、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分类及原理 答:1)智能分布式: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的故障处理逻辑, 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并将故障处理 结果上报给配电主站; 2) 重合器式: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线路开关间的逻辑配合,利用重合器实现线路故障的定位、 隔离和非故障区 域恢复供电。 12、馈线) 对于主站与终端之间具备可靠通信条件,且开关具备遥控功能的区域,可采用集中型全自动式或半自动式; 2) 对于电缆环网等一次网架结构成熟稳定, 且配电终端之间具备对等通信条件的区域, 可采用就地型智能分布式; 3) 对于不具备通信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就地型重合器式。 13、配电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箱体、电源模块、后备电源、配电终端核心单元、端子、 导线、柱上电压时间型瞬时故障动作原理 15、柱上电压时间型永久故障动作原理 16、电力的主要参数 答:电压、电流、相位、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等。 17、电力工业生产环节及主要作用 答:1)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 2)输电——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 3)变电——低压—高压、直流—交流 4)配电——电力由大电网分配到小电网、用户的过程 5)用电——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用电负荷的控制,以及将这 5 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电力系统 18、电网电压等级 答:低压网(1kV 以下) 、中压网(1-10kV) 、高压网(35-220kV) 、超高压网(330-750kV) 、特高压网(1000kV 及以 上) 19、变电站的作用 答: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 20、变电站主要一次设备 答: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架空母线、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电力电容器、调 相机、避雷器等。 21、变压器作用及分类 答:变换电压,将一种电压等级的电压变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等级的电压。 按相数分为:单相、三相变压器; 按用途分为:升压、降压和联络变压器; 按绕组分为:双绕组、三绕组和自耦变压器 22、断路器作用 答:通过断路器将设备投入(接通)或退出(断开)运行。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继电保护动作控制 断路器,使故障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迅速切除。 23、隔离开关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答:将电气设备与带电部分隔离开,以保证电气设备能安全地进行检修或故障处理。 它不能断开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须与断路器配合使用。 在停电时,应先拉断路器,后拉隔离开关;送电时,应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如果误操作,将引起设备 损坏和人身伤亡。 24、电流互感器(CT) 、电压互感器(PT)原理及作用 答: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都是将高电压(设备和母线的运行电压) 、大电流(即设备和母线的负荷或短 路电流) ,按规定比例变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低电压和小电流。作用是将采集到得一次侧电压、电 流信号,用于测量、保护、自动化设备等。 25、配电网按照线路的分类 答:架空线路、电缆线、恒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答:频率、电压、波形。 2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答: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28、配网中的主要保护 答:电流保护(短路保护) 、零序保护(接地保护) 。 29、配网自动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答:1)配电网架基础薄弱,自动化建设效益不高 2)配电终端水平参差不齐,运行可靠性较低 3)配电网信息化水平较低,相关系统信息交互不畅 4)配网自动化规模效益体现不够明显 5)通信资源受限,制约配电自动化建设 6)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保障系统不够完善 30、构建配网自动化的主要效益 答:供电企业的根本使命是保证供电安全与质量,就是要做到尽量不停电。构建配网自动化使供电企业能够在增加 电费收入、减少人工成本、在社会树立优质服务形象等方面获得回报,但最突出的效益还是体现在减少用户停电损 失、保障社会正常运转。 十五个原理 (1)典型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SCADA、RTU、FTU、TTU、区域工作站、抄表终端等 DCE: Data Carry Equipment Modem、复接分接器、数传电台、载波机、光端机等 1) 调制:在发送端,将需要发送的数字脉冲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2) 解调:在接收端,将接收 的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脉冲信号的过程。 3) 调制器:实现调制功能的设备。 4) 解调器:实现解调功能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把调制器和解调器制作在一起,同时实现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功能。 (2)典型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公用配电 用户 低压 配电 载波 机 智能电表 配电 载波 机 抄 表 交 换 机 多路 低压 配电 载波 机 T 断路器 耦合电 容器 低压 配电 载波 机 智能电表 馈线 馈线 结合滤波器 T 配电多路载 波机 T 配电多路 载波机 馈线RTU (FTU) T 阻波器 T 配电多路 载波机 馈线RTU (FTU) T 主变电站 配电多路载 波机 区域工作站或 转发RTU 外部通信 (3)光纤通信原理 电端机:完成对信息源处理,如多路复用、复接分接 光端机:发送端-有光源、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接收端-有光检测器、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 中继器:长距离传输的整形、功放。 (四)配电自动化混合通信系统 直交流采样 直流采样是将 TA/TV 输出的交流模拟量(u, i 等)经过起隔离和降低幅值作用的中间 TA/TV 后,先进行整流和滤波转换 成相应的模拟直流电压信号,然后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 交流采样是将 TA/TV 输出的交流模拟量( u, i 等)经过起隔离和降低幅值作用的中间 TA/TV 后,不进行整流,仍以 交流模拟信号供模拟/数字转换器(A/D)进行采样,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被测量的有效值等需要的参数。 (15)电力三相不平衡测量